2011年6月23日星期四

观点﹕中国银行业能否托起四万亿之累?

若邮件内容无法正常显示,您可以 点击这里 查看在线版本。
首页 中国 国际 金融市场 最新专栏 生活休闲 公司与行业 观点
热门话题: 中国股市 美国股市 编辑荐读 财经点评 双语阅读 WSJ博客圈
观 点
中国银行业能否托起四万亿之累?
2009年经济刺激计划产生的不良贷款即将冲击中国的银行系统。那些援引不具名官员说法的报道如果属实,北京正考虑为2-3万亿元不良贷款承担责任。


中国、知识产权与美国就业
美国劳动力市场依然脆弱,失业率高达9.1%。有什么办法可以创造数百万个高薪优质岗位?一个办法是,让中国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汇率政策阻碍中国抗击通胀
急速攀升的通货膨胀给中国的增长和稳定带来了巨大风险。然而,由于中国死板的汇率政策,中国在抗击通货膨胀时却难以全力以赴。


中国央行为何不加息?
只有借贷成本增加了,存款利率不再为负了,才能恢复货币市场的均衡,最终改变民间借贷利率远远高于银行贷款利率的格局,进而化解热钱流入的冲动。这样一举数得,中国央行为何不为?


专栏:中国经济奇迹的三大矛盾
中国无疑是个经济奇迹。开放以来,每10年中国人的生活水平就翻一番,而同样的成绩美国花了30年。不过中国的经济基础开始出现裂缝。


中国公司海外上市应更透明
信息难以获取,是中国海外上市公司遇到抛售的一个重要原因。中国如果希望减少这种损失,就需要开放信息,允许上市地点的监管机构进行相关的审查。


专栏:中国A股为何持续低迷?
近年来,有关中国经济增长的最大谜团之一是,就在中国新拥有的财富导致如此众多海外资产的价格出现飙升之际,为何中国国内的股市却仍然了无生气。


估值危机才是A股见底信号
目前市场的小幅反弹没有坚实的基础,一旦关于经济和公司业绩增长的担忧再度困扰市场时,可能就意味着估值危机出现,而由估值危机所引发的恐慌和下跌才可能探明真正的底部。


谁是最可靠的人?
是自己做蠢事让别人受益,还是从别人的蠢行中受益?保守主义的价值投资者当然选择后者。只有远离内幕信息、拒绝机会主义和集体主义、自信地依靠自己的人,才有可能成为成功的投资者。


空中有朵什么样的"云"
把自己的硬盘寄放在一个看不见摸不着的远方,我们需要有技术和法律的双重信任。如果云存储能在中国流行,它也会遭遇成长之墙。


* 《华尔街日报》中文网 - 中国实时报
* 《华尔街日报》中文网 - 中英文双语阅读
今日热门文章排行
1 .谁为中国不良贷款买单?
2 .美媒评中国警告美国别介入南海纷争
3 .中国警告美国勿因南海问题引火上身
4 .QE2功过几何?
5 .谁在押注人民币贬值?
6 .美报:中国经济繁荣表象开始碎裂
7 .路易威登手提箱意想不到的作用
8 .中国央行为何不加息?
9 .经济学家邓肯:中国经济放缓不可避免
10 .微博约情人 局长被停职
图片报导 »
图片:今夏电影中的超人装
图片:触目惊心的烟草警告标签
房产图片:亚特兰大城区湖景宅
编辑荐读 »
财经点评 »
国际板:是爱还是恨?
视频推荐 »


视频:微软Mango智能手机系统测评


视频:中国东部遭受56年来最严重洪灾
进入网站主页 邮件订阅或退订 广告信息 与我们联系 返回顶部
本栏目文字内容归道琼斯公司所有,任何单位及个人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使用
Copyright © 2011 Dow Jones & Company,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