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7月5日星期四

观点:中国为探索太空付出的代价值得吗?

若邮件内容无法正常显示,您可以 点击这里 查看在线版本。
首页 中国 国际 金融市场 最新专栏 生活休闲 公司与行业 观点
热门话题: 中国股市 美国股市 编辑荐读 财经点评 双语阅读 WSJ博客圈
观 点
中国为探索太空付出的代价值得吗?
人类是太空探索中最脆弱的环节,人类生命的长度也限制了探索太空的范围。对中国来说,太空可能并不是应该探索的地方,地球才是更理想的探索之地。


人口的挑战(一):中国会否未富先老?
尽管中国的老龄化进程始于较低的收入水平,并且过程可能会比发达经济体更快,但这期间中国的实际收入增速也会比发达经济体快得多,即便未富先老也不会阻止中国变得更富有。


人口的挑战(二):老龄化会否制约增长
虽然未来十年中国面临着劳动年龄人口总量见顶回落,但在未实现充分就业的情况下,剩余劳动力的继续转移和劳动生产力的提升都仍能继续支撑经济较快增长。


人口的挑战(三):中国会失去竞争力吗?
尽管工资面临着上涨压力,但制造业劳动生产力仍有大幅提升的空间,中国制造业大国的地位难以被动摇,当然,在一些低端劳动密集型行业可能会失去领地。


人口的挑战(四):老龄化会否拉低储蓄率
未来十年的人口结构变化不足以左右中国的总储蓄率变化,经济增长模式转变本身才是推动总储蓄率、投资率下行并降低经常账户盈余的根本力量。


人口的挑战(五):老龄化与公共财政危机
尽管不必过分担忧未来十年中国的养老保险制度及其导致的财政负担问题,但在二、三十年后它将给公共财政造成巨大困难,中国有必要在未来十年内采取应对措施。


人口的挑战(六):中国政府该怎么办?
中国政府要意识到人口结构变化是可以促进经济增长模式转型的,而且要主动在养老保险、服务业、城乡公共服务和金融、国有资产管理和教育等方面做出必要的改革。


人口的挑战(七):投资者该怎么办?
人口结构变化会如何影响资产价格和资产回报率?不同行业会受到怎样不同的影响?而又有哪些行业会产生投资机会呢?


中国如何拆除"养老地雷"?
各国都力求创建一个可持续的、高效、公平的养老金体系,中国应利用美国、希腊和瑞典等国的经验和教训来完善自身的养老金体系,避免它们已经犯过的错误。


威权统治的转型如何可能?
威权政体的转型或者瓦解,是需要公民社会的强大反对力量?还是统治精英由上而下的改革?转型的出现有赖于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公民素质达到一定程度吗?


A股半程的忧与喜
上半年A股市场的表现并不像很多投资者感受的那么差,但一些传统意义上的投资逻辑和思维方式正面临挑战甚至是颠覆,这对下半年的A股投资有何启示?


"奥巴马医改"背后的明争暗战
奥巴马医改法案的违宪之辩,除了让我们看到美国政坛各种力量如何利用规则来达到政治目的外,也提供了一个观察美国三权分立原则的窗口。


对中国经济悲观的深层原因
这轮经济调整是对过去以房地产投资为主导的高增长的修正,从长周期的角度看,调整期或需十年。要改变企业和居民的悲观预期,在推进改革的力度上就要超预期。


* 《华尔街日报》中文版 - 中国实时报
* 《华尔街日报》中文版 - 中英文双语阅读
今日热门文章排行
1 .美报:茅台是党的生命
2 .什邡抗议活动有所平息
3 .中国为探索太空付出的代价值得吗?
4 .美国豪宅开发商讨好中国购房者
5 .苹果准备批量生产尺寸更小的平板电脑
6 .中国高增长神话即将破灭?
7 .中国官方智库建议尽快调整计生政策
8 .张德江谈薄熙来问题
9 .A股半程的忧与喜
10 .四川什邡发生大规模环保抗议活动
图片报道 »
图片:香港时装节春夏系列掠影
图片:迪拜:比哈利法塔更高的野心
图片:环法自行车赛的百年记忆
编辑荐读 »
财经点评 »
"大转型"的迷茫和共识
视频推荐 »


视频:什邡抗议活动有所平息


视频:出自调酒师之手的"苏格兰早餐"
进入网站主页 邮件订阅或退订 广告信息 与我们联系 返回顶部
本栏目文字内容归道琼斯公司所有,任何单位及个人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使用
Copyright © 2012 Dow Jones & Company,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