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7月25日星期四

观点:大国兴衰的秘密

若邮件内容无法正常显示,您可以 点击这里 查看在线版本。
首页 中国 国际 金融市场 最新专栏 生活休闲 公司与行业 观点
热门话题: 中国股市 美国股市 编辑荐读 财经点评 双语阅读 WSJ博客圈
观 点
大国兴衰的秘密
《平衡:从古罗马到现代美国的大国经济》一书探究了大国兴衰的关键性因素,这本书提醒人们,看似坚不可摧的社会往往根本不是那么一回事。


中国应重写近代史
中国只有超越"百年国耻"这一近代史叙事基调,才能找准自身位置,才能与美国建立"新型大国关系"。


中资银行需适应经济转型
随着中国宏观经济的转型,中资银行的商业模式也必须从规模的扩张转向更加差异化的策略,重视服务质量、利润和风险差异化。


日本金融自由化对中国有何警示
政府放松对债券市场和利率的管制,是导致日本上世纪80 年代金融泡沫形成的重要原因。中国可以从日本的经历中学到四个教训。


中国的利率市场化假象
中国央行宣布取消实施了长达十年之久的贷款利率下限,这到底是中国改革资本市场的最新举措,还是打着放松利率管制的幌子进行相同的金融压制呢?


中国存款利率尚不宜放开
刘鹏:美国上世纪80年代全面放开存款利率,成为储蓄贷款银行危机爆发的导火索。中国银行业风险管理水平不到位,并有一个房地产泡沫待破,这和美国当年类似。


放开贷款利率效果有限 须纠正期限错配
陈李:当前中国金融系统最大的风险是融资期限错配,要纠正它需要把地产和地方政府融资需求从表外转向表内、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和降低贷款基准利率。


未来三五年是输出人民币的最佳机会
潘英丽:如果明年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逐步退出,美元会步入中期升值阶段,这一时期人民币会相对稳定或疲软,这是中国人民币资本输出的极佳机会。


中国金融自由化须"甩开膀子"
放开贷款下限顶多算是顺水推舟。对于存款利率市场化,可转让大额存单或可成为突破口,由此赢得的时间,可用于尽快完善利率市场化过程中相应的配套制度。


瑞银:中国实现利率市场化路漫漫
瑞银经济学家汪涛指出,即便完全放开存贷款利率的各项管制,中国距离实现完全市场化利率或资本有效配置仍然有很长的一段路。


二季度基金看好和不看好的行业
瑞银:二季度基金最看好中药、地产、电子、计算机及电气设备行业,最不看好银行、石油开采、煤炭、证券和有色。


埃及危机的前世今生(下)
穆尔西短暂当政一年,过度注重为自身赢得政治优势,错过了改革机会。如果这种缺乏共同目标的状况不得到解决,进行大胆改革而不引起社会冲突的可能性非常小。


政界女性为何鲜有性丑闻?
美国性革命已经50年了,但陷入性丑闻的女政治家却比男政治家少得多。或许是因为她们还不敢,不过未来也许会有变化。


成功取决于大脑?
认知神经科学的最新成果揭示出大脑对成功的重要意义,采用正确的思维策略可以帮助我们走上成功之路。


美国人为何对自己短暂的历史如此着迷
美国人对美国历史的爱好体现在:学校对美国通史教育的重视,政府和媒体对历史的回顾和传播,以及知识界对美国历史研究和探讨的重视,三者相辅相成。


斯诺登事件:新游戏和老规则
谢文:很多人能理解现实世界中的情报收集方式,却对网络世界中的同样行为大为敏感,这是双重标准。斯诺登们混淆了正常的国家情报收集与个人隐私侵犯之间的本质区别。


* 《华尔街日报》中文版 - 中国实时报
* 《华尔街日报》中文版 - 中英文双语阅读
今日热门文章排行
1 .消息人士:薄熙来将很快接受审判
2 .薄熙来倒掉后薄瓜瓜的命运将会怎样?
3 .读报:习近平打伞照片引外媒关注
4 .什么样的人爱被蚊子咬?
5 .中国似有打算采取经济刺激措施
6 .烂尾项目凸显中国经济为何步履蹒跚
7 .读报:外媒关注江泽民称赞习近平
8 .薄熙来被提起公诉 或将很快接受审判
9 .薄熙来主政下的重庆
10 .中国将从8月起暂免部分小微企业两税
图片报道 »
图片:亚洲街头时尚
图片:曹妃甸的"烂尾"之痛
图片:日本的"卡哇伊文化"
编辑荐读 »
从"文革"爆发原因看中国当前变局
财经点评 »
视频推荐 »


视频:怎样让蚊子远离自己?


视频:春秋航空的营销之术
热门职位 » 高管招聘 »
多媒体策划设计总监 上海创图 上海
人力资源高级经理 北京学而思 广州
研发总监 广州虹猫蓝兔 广州
董事长助理 苏州创捷传媒 苏州
研发经理 厦门又一城软件 厦门
子公司总经理 上海林清轩 上海
阿拉丁财富渠道部总经理 阿拉丁控股 北京
Senior Account Manager 慧科讯业 北京,上海,深圳
Regional Tax Manager-Asia Pacific 迪堡金融设备 上海
综合事务部经理 北电能源 青岛
更多热门职位 »
进入网站主页 邮件订阅或退订 广告信息 与我们联系 返回顶部
本栏目文字内容归道琼斯公司所有,任何单位及个人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使用
Copyright © 2012 Dow Jones & Company,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