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2月2日星期五

一周要闻﹕中国经济政策重心转向促增长﹔全球制造业收缩预示经济前景恶化﹔全球主要央行采取行动支持金融系统

若邮件内容无法正常显示,您可以 点击这里 查看在线版本。
首页 中国 国际 金融市场 最新专栏 生活休闲 公司与行业 观点
热门话题: 中国股市 美国股市 编辑荐读 财经点评 双语阅读 WSJ博客圈
一 周 要 闻
中国经济政策重心转向促增长
中国果断采取刺激经济的行动,在近三年来首次下调银行存款准备金率。分析人士说,这可能是一轮放松货币政策的行动之始,目的是在贸易和房地产领域双双疲弱之际提振中国经济。
汇丰中国11月PMI下降至47.7
中国11月官方PMI跌破临界点
中国住宅价格连续第三个月下降
北京市提高普通住房税收优惠范围
中国央行下调存准率 暗示转向宽松立场
中国宏观政策可能转向全面宽松

全球制造业收缩预示经济前景恶化
 全球经济前景周四出现恶化。欧元区和英国11月制造业活动加速收缩,中国则出现近三年来首次收缩,而美国则一枝独秀,制造业活动有所扩大。
美国11月份制造业PMI升至52.7
惠誉下调美国主权债务评级前景
美联储黄皮书:美国经济实现缓慢温和增长

全球主要央行采取行动支持金融系统
 全球主要央行采取协同行动,向欧洲和其他地区市场提供廉价的紧急美元贷款。此举表明决策者们对欧洲以及全球金融系统的压力越来越警惕。
联合救火经历助推央行协同行动
救助资金远低于预期 欧元区仍需援手
欧元区:虽危机四伏但一息尚存

中国将提高贫困标准 贫困人口增三倍
中国决定调整其屡受诟病的贫困标准,调整后的贫困线升至人均年纯收入2300元,中国贫困人口数量将增加三倍,不过可能仍低于独立机构的估测。


克林顿:美国将对援助缅甸放宽限制
 美国国务卿克林顿访问缅甸时说,美国将在国际发展援助上放宽对缅甸的限制,并承诺如果缅甸政府继续年初开始的试探性改革,那么美国将进一步展开行动。
博客:中国欲与克林顿争夺缅甸关注?
克林顿抵达缅甸 异见人士呼吁融冰勿过快
外国企业准备进军缅甸市场
缅甸新首都掀开神秘面纱

中国欲重振人民币发展势头
 中国政府在保证香港离岸人民币市场增长的同时,进一步采取措施培育其他境外人民币新兴市场,此举表明中国正力求重振人民币发展势头。
专栏:人民币升值过程或将戛然而止
人民币不再只涨不跌
专栏:热钱流出中国

伊朗学生冲击英国大使馆
周二,忠于伊朗政府的抗议学生冲击了位于德黑兰的英国大使馆及附属住宅楼。这一有组织的袭击事件凸显出伊朗国内外政局动荡和难以预测的特征。
伊朗议会投票赞成驱逐英国大使
欧盟同意扩大对叙利亚的制裁

埃及议会选举投票 朝真正民主迈进
 大批埃及公众参加了议会选举的首轮投票,埃及随之步入一个新时代。此次选举有望成为埃及公众目前为止经历过的最自由、最公平的选举。
图片:埃及选举书写新历史

中国禁止电视剧插播广告 营销商受打击
 中国将禁止在电视剧播出中间插播广告,此举对那些为打动中国日益壮大的消费阶层而增加广告支出的营销商是个打击。
央视明年广告招标收入再创新高
中国限娱令将拉升广告价格

德班气候大会难有进展 出资问题存争议
在南非德班的联合国气候变化谈判中,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就绿色气候基金的资金来源构成、减排负担分摊以及是否签署第二轮《京都议定书》等问题存在重大分歧,恐难取得进展。


中国批评美国在澳大利亚永久驻军计划
中国国防部批评美国在澳大利亚永久驻军计划,指责华盛顿在该地区采取对抗行动,维持冷战思维。这是迄今中国对美在澳驻军计划的最强烈回应。
奥巴马:美国将扩大在亚洲存在

* 《华尔街日报》中文网 - 中国实时报
* 《华尔街日报》中文网 - 中英文双语阅读
今日热门文章排行
1 .中国有计划经济 美国也应该有
2 .任志强:又一次中国式大跃进
3 .索罗斯:全球金融体系处于崩溃边缘
4 .全球制造业收缩预示经济前景恶化
5 .谷歌Chrome全球市场份额超过火狐位列第二
6 .中国经济政策重心转向促增长
7 .建行武汉某分支机构发生爆炸
8 .印度大厨:不存在所谓"印度菜"
9 .国家地理纪录片揭秘菲律宾人质事件
10 .市场或冷对中国下调存准率
图片报道 »
图片:全球举办世界艾滋病日活动
房产图片:前NBA球星的山水美景大宅
图片:2011东京车展掠影
最新专栏 »
谷歌音乐并非iTunes杀手
保障房能避免中国经济硬着陆吗?
多动症源于大脑超负荷运作?
职场生涯 »
如何与陌生人合伙做生意
工作狂不一定是坏事
应对艰难职场环境的五条策略
个人理财 »
大机构如何从美联储获取交投线索?
在美国当房东,你准备好了吗?
市场相关度上升 何处才是避风港?
视频推荐 »


视频:叙利亚国内示威活动


视频:前NBA球星基里连科的盐湖城豪宅
进入网站主页 邮件订阅或退订 广告信息 与我们联系 返回顶部
本栏目文字内容归道琼斯公司所有,任何单位及个人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使用
Copyright © 2011 Dow Jones & Company,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