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3月6日星期五

能源周报: 中国到底需要多少石油?

2015年03月06日

本周回顾:供需变化推动油价上下波动,期间沙特上调亚洲出口价对市场构成提振。中国央行降息利好金价和贱金属,但中国下调经济增速预期对铜价和铁矿石价格构成打压。

深度阅读:由于中国向战略石油储备基地大量注油,外界预测中国真实石油需求的难度日渐加大。

本周回顾


***石油天然气

中国石油产品进口量大幅下降

Citi Futures分析师Ivan Szpakowski称,1月份中国石油产品口进口量同比下降48%,原因是国内需求疲软、国内炼油能力增加和进口税调整。他表示,口进口量下降主要是因为燃料油进口大幅减少。Szpakowski称,未来几个月,中国燃料油进口量料进一步下滑,同时煤油出口将继续上升。

俄罗斯将考虑允许中国在其能源储备领域大举投资

俄罗斯将考虑允许中国投资者在其战略油气领域的项目中持有一半以上股权。俄罗斯副总理Arkady Dvorkovich周五表示,在中国投资者大举收购俄罗斯战略油气项目的问题上没有政治障碍,如果对方有投资愿望,俄罗斯政府会慎重考虑。

沙特上调对亚洲出口的原油价格,结束连月降价措施

沙特阿拉伯周二逆转对亚洲买家的定价策略,大幅上调对该市场出口的油价。在一份交给原油买家的官方原油售价列表中,沙特阿拉伯国家石油公司(Saudi Arabian Oil Co.)将4月份出口到亚洲的轻质原油价格上调每桶1.4美元,扭转此前数月的降价策略。这家沙特国有石油巨头也将出口到美国的轻质原油价格上调每桶1美元。

俄罗斯放松输乌东天然气支付条款

俄罗斯能源部周一说,乌克兰天然气公司OAO Naftogaz无需就向叛乱分子控制的乌克兰东部地区输送的天然气预付价款。俄罗斯与乌克兰两国的能源部长同意,有关乌克兰东部叛乱分子控制地区天然气输送问题的争议将不会影响对乌其他地区和欧盟的供应。

中国天然气价格改革对供需均有利

惠誉称,中国政府下调天然气价格的行动将使包括新奥能源在内的中国城市天然气分销商受益。该行认为,下调价格将提振天然气需求,并使天然气与油基燃料相比更具竞争力。中国政府在2月28日宣布将对非居民用户的天然气价格进行改革。在旧规定下,政府用2012年的天然气消费量作为基线。高于该基线的部分被视为增量气供应,定价更高。新规定将取消这种双层定价模式,使所谓增量气价格下降15%-20%。惠誉称,这一政策调整可能会在短期提振天然气需求,同时不会损害企业利润率或供气业务。该行称,去年中国的天然气消费量增速为过去10年来最慢,主要因工业活动低迷,且液化石油气等替代燃料与其存在竞争。

巴克莱:第二季度油价将重新走软

尽管小幅上调了2015年油价预期,巴克莱仍然预计第一季度油价的反弹趋势将出现逆转。巴克莱认为,第二季度布伦特原油平均价格为每桶47美元,第一季度预期均价为每桶53美元。巴克莱表示,油市再过几个月才会迎来明显的再平衡,认为不久油价可能再次下探1月中旬低点。巴克莱目前预计,今年全年布伦特和西得州中质油均价分别为每桶51美元和每桶46美元;巴克莱一个月前将上述均价预期分别下调至44美元和42美元。

供应增加或令原油市场重现低迷

美银美林称,随着美国陆上油库库存接近最大容量,原油市场可能重现低迷。美国能源情报署称,原油库存量正处于80年来的最高水平。美银美林称,在2015年下半年前,原油市场不太可能开始复苏。虽然上游开采商都受累于油价下跌,但美国、欧洲和亚洲的炼油商却正在享受低油价带来的高利润率,炼油企业的开工率达到数年高点。不过,美银美林称,即便利润率短期内维持在高位,石油产品产量的增长将导致成品油库存急剧增加,最终使利润率下降,并压制原油价格。



***煤炭

大华继显看淡煤炭业

大华继显预料,中国煤炭需求或进一步疲弱,加上供应过多及库存增加等多项因素,将令行业继续低迷,该行调低2015年平均煤价预测7.5%至每吨人民币490元,2016年平均煤价预测则调低3.6%至每吨530元,维持行业"与大市同步"评级。


***钢铁和铁矿石

铁矿石价格创六年新低,受中国增长担忧拖累

围绕中国经济增长放慢步伐的担忧搅动了铁矿石市场,铁矿石价格大跌4.5%,至59.30美元/吨,创六年来最低水平。澳洲联邦银行称,现货铁矿石价格大跌的原因是,中国今年的经济增长目标引发了需求担忧;中国将2015年经济增长目标定在7%左右,低于去年7.5%的目标,也低于去年7.4%的实际增长率。

麦格理预计铁矿石价格短线可能有所反弹

麦格理认为,近期的中国贸易数据显示,虽然中国进口自澳大利亚的铁矿石增加,但铁矿石总进口减少,表明非主要供应商供给减少。该机构分析称,考虑到国内供应可能同比减少的因素,过去三个月铁矿石市场从技术上看出现供应短缺。该机构表示,撇开对中国增长放缓的最新担忧,铁矿石价格可能有所走强,因为春节假期结束后钢铁产量预计将逐步回升。麦格理表示,他们认为存在铁矿石价格短线有所走高的可能性。


***金属

苹果的镀金手表能否改变黄金市场格局?

苹果公司计划推出18K金镀金的智能手表,名为Apple Watch Edition。《华尔街日报》上个月曾报道称,一位知情人士表示苹果公司预计这款镀金手表的月销量将为100万只。一些评论人士猜测每款镀金手表将包含高达2金衡盎司的黄金。如果事实确实如此,那么苹果公司每年就将购买750吨黄金,这样才能每个月生产出100万只手表。RFC Ambrian的企业经纪商威廉斯(Jonathan Williams)在研究报告中称,苹果公司如此大量地购买黄金,将改变黄金市场的整体局面。不过,新款苹果手表实际含有的黄金量可能要少一些。

印度黄金需求料增加,因预算案消除政策不确定性

交易员们预计印度黄金需求短期内将有所上升,原因是这一全球最大黄金消费国在上周六公布的预算案中维持黄金进口关税不变,消除了政策方面的不确定性。

汽车产业的旺盛铝需求可能受挫

花旗报告称,随着铝在汽车制造业中的应用不断增加,一些生产商预计铝的供应缺口会在2015年及以后不断扩大,但他们可能没有考虑到再生金属利用以及燃料价格持续低迷的影响,而燃料价格的持续低迷可能会降低对燃料效率的要求。该报告还称,铝生产商以及汽车制造商都计划在汽车板中增加再生铝的使用。捷豹目前正斥资研究在2020年之前研发出一种新的铝合金,使再生铝的含量达到75%。花旗称,如果上述研发成功,则可能使汽车板对原铝的需求下降一半以上。

中国减产将提振镍价

中国有可能减少镍产量,此举将会提振镍价。德国商业银行表示,全球镍市去年意外供应充足,尽管印度尼西亚禁止镍出口。这令镍价承压。但是,大多数中国镍生产商可能在现有的价格水平下无法实现盈利,因此该国可能开始大量减产。


深度阅读


中国到底需要多少石油?

在大连这座沿海城市的东北部,一条高速公路终点处,坐落着中国的一个战略石油储备基地,基地门口有警卫把守,外人不得入内。

大门后面的群山遮住了基地的全貌。与该基地油罐一样难以看清的还有中国的石油需求前景。去年,全球基准油价出现暴跌(六个月内价格跌去一半多),中国则大举购买石油。

油价的大跌降低了中国向战略石油储备基地注油的成本,中国政府和油企建立这些储油基地旨在提高能源安全。这一做法提振了全球的石油需求,也为中国去年9.5%的原油进口量增长作出了贡献:中国从中东、俄罗斯及其他地区额外进口了数千万桶原油。

中国的这一购油举措加大了油企、交易员和别国政府评估中国真实石油需求的难度。

中国已经成为巨大的原油进口国,按照一些标准衡量,中国原油进口量甚至超过美国。搞清楚中国可能进口原油的规模对预测油价至关重要,特别是因为当前全球油价下跌主要是源于市场对原油需求前景的担忧情绪。

凯投宏观(Capital Economics)大宗商品经济学家皮尤(Thomas Pugh)表示,中国建造了太多油库亟待填满。但中国何时将购买相应规模的原油却不得而知。

经济增长正在放缓,这对原油需求的增长步伐构成拖累。经济指标表明,如果不是因为储存了原油,需求增速会更低。

国际能源署(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 简称IEA)能源市场和安全保障部门负责人Keisuke Sadamori表示,缺乏有关石油储备的可靠数据对全球原油市场来说是很大的盲点。IEA要求其成员国(大多是富裕的发达国家)保持90天的石油储备,以便应对供应中断问题。尽管中国并不是IEA成员国,但其建立了一个类似机制,数年来一直寻求填补石油储备,竭力防止推高原油价格。

去年秋季这一努力得到了加强。据驻新加坡的交易员们透露,在奔赴新加坡现货市场采购的热潮中,去年10月份,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China National Petroleum Corp.)的贸易子公司中国联合石油有限责任公司(China National United Oil Corp.)吃进了创纪录的47船货,合计逾2,350万桶。该公司自那之后再没有过如此大的手笔。

过去十多年中,随着国内产量进入一个平台期,中国对进口石油的需求飙升。全球的新项目投资随之暴增。根据EIA,自2000年以来,全球石油产量已经增长了逾15%,而同期美国石油总体消费下降。

在中国政府的支持下,大型国有石油公司竞相锁定海外供应,与沙特等产油国形成了密切的关系,而且编织起了接入中亚各油田的管道网络。对于产油国而言,随着美国用本土产的页岩油气替代了进口,中国的需求变得更加重要。

上个月在印度洋,一艘满载中东石油的油船成为了缅甸西南沿岸的一个中国新码头的首艘停靠船。这个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的设施是一根输油管道的入口,这个管道将很快会向中国西南部每年输送数千万桶石油,缩短中东原油的运输时间。

同样是在上个月,中国黑龙江当地政府表示,占中国内陆油田总产量约四分之一的大庆油田今年将减产1,100万桶石油。正在老化的大庆油田所生产的高成本原油无法与国际市场上的廉价原油相抗衡。

尽管中国还在吸纳海外石油,但随着中国经济放缓,中国的石油需求增长正在减速。2003年至2012年,中国的原油日需求量平均每年增加50万桶。IEA目前预计,到本10年结束时,中国原油日需求年均增量将减少一半。

IEA在本月的石油市场展望中说,在中国原油需求开始走下坡路之前,全球原油需求每增加五桶就有两桶来自中国,但后来随着中国石油需求增长明显减速,这根重要支柱的力量也随之减弱了。

与此同时,中国的表观需求(国内原油加工量与成品油进口量之和)也呈现出类似趋势。IEA与EIA的数据显示,在以每年6%的复合速率增长了10年后,过去两年中国表观需求增速放缓至2%-3%,未来几年预计还将按这一速度增长。

由于国内工业活动低迷,中国的炼油厂已面临成品油(例如汽油)产量过剩的问题。分析师称,产量过剩将妨碍新产能的建设,而后者又是衡量未来石油需求的一个指标。Citi Research的分析师什帕科夫斯基(Ivan Szpakowski)预计,今年每日原油加工能力将增加38万桶,而去年为增加63.6万桶。

战略石油储备依然是造成需求难以预测的一个决定性因素。中国政府在过去十年启动的战略石油储备计划旨在到2020年在全国建设10多个储备基地。该计划分三个阶段实施。中国国家统计局在去年11月份非常罕见的公布,第一期建成的储备设施的储量约为9天的全国石油消费量,而目标是使储备能力达到90天的消费量。

里昂证券(CLSA)的分析师鲍威尔(Simon Powell)预计,在近期大量购买后,中国目前的战略石油储备大约为40天的消费量。投资银行蓝橡资本(North Square Blue Oak)通过贸易和产量数据计算得出,若将商业储备也考虑进去,则相当于50天的消费量。该行估算,在油价大跌时买入给中国节省了数十亿美元。

由于需求增长放缓,预计石油生产国对中国市场业已激烈的争夺可能还会加剧。

以沙特为例,由于中国从俄罗斯和其他地区进口了更多原油,去年沙特向中国出口的原油数量下滑了8%。市场分析师称,作为回应,沙特阿拉伯向亚洲客户提供了折扣。

此外,由于北美从西非进口原油的规模大幅下滑,尼日利亚和西非其他产油国也把目标越来越多地转向中国。发货数据显示,去年中国成为非洲原油最大进口国。在非洲石油产量增长的同时,中国石油需求在放缓,前景也不明朗,不足以吸纳全部产量,导致越来越多的石油积压在非洲港口。

全球最大的石油交易商之一维多石油集团(Vitol Group)首席执行长泰勒(Ian Taylor)表示,他很想了解中国的情况。他说,中国能源强度似乎正显著降低。

Mark Magnier / Brian Spegele / Eric Yep

编辑:杨熙(xi.yang@wsj.com)

(本文版权归道琼斯公司所有,未经许可不得翻译或转载。)

本栏目文字内容归道琼斯公司所有, 任何单位及个人未经许可, 不得擅自转载使用。

Copyright 2014 Dow Jones & Company,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