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8月21日星期五

能源周报:人民币贬值提振中国金属出口竞争力

2015年08月21日

本周回顾:油价跌至六年新低,市场出现供应过剩的新迹象,疲软的中国制造业数据也给油价造成拖累。全球汇市大幅波动之际金价节节升高,触及六年半高点。

深度阅读:为了应对产能过剩及经济增长放缓问题,中国这个全球最大铝与钢生产国今年的这两类金属出口规模已经大幅上升。眼下,随着中国政府采取行动引导人民币贬值,市场预计上述对价格敏感金属行业的出口可能会增长得更快。

本周回顾


***石油天然气

美国原油钻井平台连续第四周增加

根据贝克休斯(Baker Hughes Inc.),美国原油钻井平台数量上周增加两座,至672座,为连续第四周增加。贝克休斯表示,美国总钻井平台数较一年前同期减少1,029座,其中原油钻井平台减少917座,天然气钻井平台减少110座,其他类型钻井平台则减少两座,但整体下降速度已放缓。

美国将批准和墨西哥进行有限度的原油贸易

美国商务部已低调通知国会议员,计划批准墨西哥石油公司Petroleos Mexicanos SA(简称Pemex)和美国公司签署原油买卖协议的申请,若批准双方公司将能互换美国和墨西哥原油。目前尚不清楚在该协议基础下允许互换的原油桶数,但Pemex过去曾寻求互换每日至多10万桶原油。石油公司和其国会盟友一直在敦促奥巴马政府放宽美国和墨西哥之间的石油贸易限制,墨西哥国家石油公司Petroleos Mexicanos也已向美国商务部申请和美国同业进行原油互换交易。

美国环保局将提出油气行业甲烷减排法规草案

知情者称,美国环保局周二将提出美国首个旨在削减国内油气行业甲烷排放量的联邦法规草案,这也是美国总统奥巴马(Barack Obama)为应对气候问题所做的努力之一。一名知情人士表示,根据美国环保局提出的减排计划草案,未来10年,美国国内油气行业的甲烷排放量将较2012年的水平减少40%至45%。该机构今年早些时候曾透露过它在首次公布减排计划时所希望达到的目标,这一目标与40%至45%的减排幅度完全一致。本月早些时候,美国环保局公布了涉及碳减排的最终法规:到2030年时,发电厂的碳排放量将较2005年时降低32%。 经过一段公众意见收集期之后,美国环保局有望在2016年公布上述法规的最终版本。

天津爆炸事故或导致独立炼油厂供应中断

天津发生导致数十人死亡的仓库爆炸事故后,那些通过天津进口燃油作为原料的中资独立炼油厂可能将面临供应中断的问题,因为相关部门加大了对危险货物运输的检查力度。安迅思息旺能源的分析师李莉称,大型国有炼油厂可以通过管道运输石油,但独立炼油厂则靠的是用卡车从港口运输石油;多数独立炼油厂位于天津南部的山东省。天津周边道路中断以及官员加大检查力度会延长交货时间。她称,目前炼油厂库存应当较为充足,但长时间供应中断会给独立炼油厂的运营带来压力。

6月沙特阿拉伯原油出口回升至736.5万桶/天

联合组织数据倡议公布的官方数据显示,沙特阿拉伯的原油出口从5月份的每天693.5万桶增至736.5万桶。该国原油出口5月份降至五个月低点,因为本地炼油企业加工量增加,中国的一些炼油厂因维护而关闭。

石油业回报率或在今年触底

Bernstein Research资深分析师Neil Beveridge称,受低油价影响,石油业回报率降至上世纪80年代中期的水平,但今年可能触底。他说,石油业回报率较2006-2007年接近30%的峰值不断回落,今年可能降至5%以下。不过,无论油价如何,石油业回报率势必会回归到正常水平;虽然行业复苏时间尚存争议,但业内预计行业回报率将在2015年触底。他说,随着时间进入2016年,油价上涨和成本下降应该会推动石油业资本收益率上升。

纽约商交所原油有可能跌破40美元/桶

新加坡华侨银行经济学家Barnabas Gan说,鉴于市场对伊朗石油供应增多的敏感以及欧佩克不愿减产的态度,如果悲观情绪进一步加剧,油价跌破每桶40美元的可能性越来越大。他表示,油市的再平衡可能会延至2016年,欧佩克和伊朗原油供应明年会逐渐增多。Gan称,预计2015年底西得州中质油和布伦特原油的价格分别为每桶55美元和60美元,但在供大于求局面长时间持续的情况下,油价存在下行风险。

油价不大可能在2018年之前回升

惠誉子公司BMI Research称,新的伊朗石油供应,加之北美、中东、西非和哈萨克斯坦源源不断的后续石油生产项目,将导致未来两年石油产量维持在高水平,并将给油价带来压力。BMI称,供应增加担忧将继续给布伦特原油价格带来压力,预计2016年和2017年原油平均价格将为56美元/桶和55美元/桶,2015年原油均价为57美元/桶。BMI称,对许多新石油项目来说,油价将跌至商业回本价以下,但是这些项目对短期油价大跌并不敏感,因为项目沉没成本不高且生命周期较长。



***金属

锡价逆市上涨

在其他金属价格继续大幅走低的情况下,作为焊接材料的锡却价格坚挺,曾导致锡价下跌的供应过剩状况现在已经减弱,锡价走势因此强于其他金属,而且分析师预计这种势头将持续。锡价在7月份上涨15%,同期其他金属均走低,其中铜价跌9%,铝价跌5%。和几乎所有金属不同的是,锡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因此一些分析师和投资者预计锡价将走高。凯投宏观(Capital Economics)高级大宗商品经济学家Caroline Bain称,该机构仍然看涨锡价。他表示,该机构仍预计今年年底前中国的需求将出现增长,从而带动投资者人气有所改善。德意志银行(Deutsche Bank)预计第四季度锡价将达到每吨17,000美元;凯投宏观的预期为17,500美元,而德国商业银行和法国巴黎银行(BNP Paribas)的预期分别为18,000美元和21,175美元。

黄金价格长期看跌

最近黄金价格的上涨主要是受人民币贬值后的空头回补提振,但这种反弹可能是暂时的。瑞士宝盛大宗商品研究分析师Carsten Menke称,该机构长期仍持看跌观点,在经济增长前景稳健、利率上升以及通胀不高的背景下,预计黄金仍不会受到投资者青睐。另外他称,黄金跌势并未因中国央行7月公布黄金储备规模而停止,因此中国增加黄金储备透明度不一定会吸引投资者购买黄金。中国和印度的黄金消费量总计占到全球黄金消费量的一半以上。


***钢铁矿石

必和必拓:天津爆炸不会给铁矿石发货造成直接影响

全球最大的铁矿石开采公司必和必拓(BHP Billiton Ltd.)说,在天津市发生爆炸之后,尽管这个全球最繁忙港口之一、中国铁矿石重要进口港的运营被打断,但估计必和必拓的铁矿石发货不会受到直接影响。必和必拓在一份声明邮件中说,他们掌握到的消息是,铁矿石停泊港正在照常运营,海关清关等工作也于今日重启。该公司还称,估计必和必拓在天津港的发货不会受到直接影响。

中国钢协:7月末中国钢材价格同比降31.56%,环比降5.94%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周一表示,7月份国内市场钢材价格因供大于求而继续下降,后期料仍呈窄幅波动走势。根据钢铁工业协会报告,7月末中国钢材价格指数为62.73点,环比下降5.94%,降幅较上月加大0.78个百分点;同比下降31.56%。根据报告,7月份粗钢产量有所减少、钢材净出口量有所增加,但国内市场需求疲软。报告称,7月份国内市场粗钢表观消费量为5683万吨,环比降6.7%,降幅较上月加大5.8个百分点。粗钢表观消费量降幅比产量降幅高3.1个百分点,市场供大于求局面未有改观。报告同时称,7月份进口铁矿石价格连续第2个月上升,环比升7.36%,对钢价支撑作用有所增加,但铁矿石市场仍供大于求,价格回弹走势难以持续。报告表示,8月上旬钢价出现小幅反弹,但受供需矛盾制约,后期钢价难以大幅回升,将呈窄幅波动走势。

全球钢铁产量7月进一步下滑

世界钢铁协会表示,7月全球钢铁产量进一步下滑3.8%,至1.33亿吨,凸显出该领域的迅速放缓。但该组织称,随着库存下滑,钢铁价格有可能出现反弹。中国7月产量下滑4.6%,该国钢铁产量约占全世界总产量的一半。美国当月钢铁产量下滑更迅速,达9.1%,且大部分国家出现产量下滑。但德国产量上升4.7%,因欧盟继续复苏,印度产量增长1.2%。粗钢开工率下滑4.2个百分点,至68.4%。


***公司

通用电气收购阿尔斯通电力业务的交易料获欧盟批准

路透周五援引知情人士消息在网站上报道,通用电气(General Electric Co.,GE)收购阿尔斯通(Alstom SA)电力业务的交易料取得欧盟监管机构批准。一名知情人士告诉路透,欧盟监管机构可能会批准该笔价值138亿美元的交易。

美国向荷兰皇家壳牌颁发北冰洋钻探许可

美国政府周一批准荷兰皇家壳牌有限公司(Royal Dutch Shell PLC)在北冰洋钻探石油和天然气,使该公司获得了争取已久的胜利,同时也令政府与环保主义者围绕美国总统奥巴马(Barack Obama)的气候和能源计划的斗争升级。美国内政部周一称,已向壳牌颁发在北冰洋含油区钻探一口勘探油井的许可。7月份,内政部曾颁发许可,允许壳牌仅钻探含油区的顶层,因为壳牌当时在该地区没有专用紧急响应船只。目前该地区已有这样的紧急响应船只。

深度阅读


人民币贬值提振中国金属出口竞争力

为应对产能过剩及经济增长放缓问题,中国这个全球最大铝与钢生产国今年的这两类金属出口规模已经大幅上升。

眼下,随着中国政府采取行动引导人民币贬值,市场预计上述对价格敏感金属行业的出口可能加快增长。今年年初迄今,相关金属的出口已经增长超过25%,中国生产商市场份额的增幅有多大,将取决于在初次贬值后人民币是否会进一步走低。

分析师表示,人民币兑美元贬值3%这一幅度本身也许不会刺激海外销售,虽然人民币贬值为中国生产企业增添了几分竞争力。这些企业的出口已经导致美国、欧洲和印度的政界人士呼吁要求对其采取惩罚性贸易措施。

经济学家指出,中国调整汇率政策的一个原因是为了刺激国内出口。而相关金属行业的出口原本就是中国快速增长的出口行业之一。据Citi Research的数据,今年前七个月,中国的铝出口同比增长28.3%,达到287万吨,钢材出口增长26.6%,达到6,213万吨。

市场分析师表示,他们对于汇率变动将立即对工业金属贸易趋势产生影响持怀疑态度。Wallachbeth Capital董事总经理费金(Ilya Feygin)指出,他并不认为人民币贬值本身足以推动中国大幅增加钢材与铝材的出口;他认为,从目前阶段来看,人民币贬值将更有节制,同时,中国将介入应对金融稳定面临的威胁。

全球金属市场都已经感受到了中国大型金属企业近些年来大规模扩大产能带来的影响。由于中国国内经济发展放缓,住宅建筑等行业需求下降,这些企业有太多产能可用。这也是大量廉价中国钢材涌入全球市场的原因。

这一举动激怒了许多国家的钢材生产企业。以印度为例,该国上周宣布上调部分钢材的进口关税,这是两个月内的第二次上调。

澳新银行(Australia and New Zealand Banking Group Ltd)分析师海因斯(Daniel Hynes)表示,钢材的情况最为突出,中国向欧洲和北美出口廉价钢材在这些国家遭遇了巨大的阻力;即便是中国的出口价格更低,生产企业从人民币贬值中获益的影响或许会被世界贸易组织(World Trade Organization, 简称WTO)这类反制措施所抵消。

总部位于日内外的WTO收到了越来越多有关以低于成本的价格倾销的申诉。去年,针对中国或其他贸易口伴倾销钢材与铝材等产品的案件达到了89宗,较2010年的43宗增加一倍多。

总部位于美国的铝业协会(Aluminum Association)的媒体主管米南(Matt Meenan)称,显然中国的出口情况一直在变化,他们在密切关注这一点。该协会代表美国及其他国家的原铝生产商。

但澳新银行的分析师称,虽然人民币贬值给全球金属市场增加了一项挑战,但只有人民币出现相当大幅度的下跌,才会引发一些人在人民币贬值冲击市场之初预计的新一波中国出口浪潮。

芝加哥商业交易所(CME Group)首席经济学家帕特南(Blu Putnam)指出,需要记住的是,人民币兑多数全球货币都出现了令人难以置信的强劲走势。芝加哥商业交易所有一些金属期货合约。帕特南称,人民币小幅贬值不太可能在巴西等主要进口国引发显著的市场波动。这些进口国也面临本国经济疲软的问题。

但如果中国金属出口再次大增,则影响将波及全球。

澳大利亚的BlueScope Steel Ltd.称,该公司正努力维持Port Kembla业务相对于来自其他地区的低成本钢铁的竞争力,同时正努力寻找降低成本并维持该工厂运营的变革性办法。

Biman Mukherji

编辑:杨熙(xi.yang@wsj.com)

(本文版权归道琼斯公司所有,未经许可不得翻译或转载。)

本栏目文字内容归道琼斯公司所有, 任何单位及个人未经许可, 不得擅自转载使用。

Copyright 2014 Dow Jones & Company,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